中开泵是常用来输流量比较大的介质,开泵的叶轮是安装在泵壳内的并且是紧紧的固定在中开泵的泵轴上面泵轴是直接由电机带动的。泵壳的中间有一液体吸入与吸入管是连接在一起的液体经过底阀和吸入管进入到中开泵内部。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与排出管连接之后当泵的转速一定时中开泵的压头、流量与叶轮直径都有直接的关系。
中开泵准备工作作为电厂中比较常见的设备,在如今一些要求较高的场合中,使用条件也越来越高。泵的保护线有6种,其作用是为了使泵体不受损害和正常运转,根据使用条件设置泵的保护管线。我们下面就分类一一介绍吧。
1.暖泵线——在输送介质温度大于200℃的高温油品时,有备用泵的情况下应设置DN20~25暖泵线;
2.小流量线——当泵的工作流量低于泵的额定流量30%时,应设置泵在流量下正常运转的小流量线;
3.平衡线——对于输送常温下饱和蒸汽压高于大气压的液体或处于泡点状态的液体,为防止进泵液体产生蒸汽或有气泡进入泵内引起汽蚀应加平衡线;
4.旁通线——用于泵的试运转或非正常操作状态下出口主阀关闭时,仍能使泵处于运转。一般在阀前后压差非常高的场合设置带有限流的旁通阀;
5.防凝线——输送在常温下凝固的高倾点或高凝固点的液体时,其备用泵和管道应设防凝线,以免备用泵和管道堵塞(泵管家值得关注);
6.阀线——对于电动往复泵、齿轮泵和螺轩泵等容积泵,在出口侧设阀线,当出口压力超过定压值时,阀门起跳,流体返回泵人口管。
以上就是设计中开泵时需要了解的几种保护管线,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该产品,保证其使用效果达到预期。